English

“各有灵苗各自探”

1999-04-04 来源:光明日报 陈瑞林 我有话说

正是春暖花开时节,“刘国松、丁绍光、宋雨桂、徐希、石虎五人画展”订于4月6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将给今年首都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增添几分璀璨的光彩。“五人画展”理所当然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参展的画家都是在海内外艺坛享有盛誉、为中国画艺术发展作出了贡献的中年艺术家。通过展览,人们不仅会领略到他们作品各具特色的艺术风貌,还会感受到经历了20世纪百年变革的中国画艺术以新的姿态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所表现出来的蓬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刘国松是5位画家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这位曾在祖国台湾岛点燃现代艺术之火、引起了台湾艺坛激烈论争,80年代又将自己的艺术带到了中国内地、促进内地中国画创新的人物,如今虽已逾耳顺之年,却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几十年来刘国松一直坚持吸取西方现代艺术、尝试各种新的技法以创造新中国画的艺术理念,创作了多种不同形式和个人风格的作品。从这次展览中刘国松作品来看,画家的艺术追求仍如当年那样清晰和明确,并且更加自觉地将中国传统艺术融入了自己的创作。丁绍光的画发展了工笔重彩艺术的传统,画面构成和作品中表达出来的情趣又有着强烈的现代艺术意味,作品题材内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种充满东方色彩、形式趣味和现代特色的绘画,受到了海外观众的热烈欢迎,在西方艺术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表面上看丁绍光的艺术似乎与刘国松有着极大的差异,但是两位画家打破中国画水墨的局限、大胆采用多种媒材、努力创造既具民族风格又有现代风格的新中国画艺术的追求却是共同的。石虎是参展画家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但也直逼六旬,从他的作品看却也没有一点“干裂秋风”的衰老状态。他的人物画画得那样的圆润、那样的纵横恣肆、那样的生命力旺盛、那样不为传统成法所缚,虽然从作品中可以看出西方绘画、中国的民间艺术和传统水墨画艺术,乃至书法艺术对于画家的影响,但石虎那种“为我所用”、“不为人所役”的气概,却是足以令某些泥古不化、专食某家某派残羹的画家汗颜的。徐希和宋雨桂的艺术又是别有一番天地。这两位学习西洋版画出身的中国画家,在引入西方艺术之长以创造现代中国画艺术的努力上有着不少共同之处。徐希的画注重色和墨的运用,画面空间的处理和物象的塑造颇合西方绘画的意味,意境的构建却是民族的,中国艺术的所谓“诗情画意”在他的绘画作品当中比较好地体现了出来。徐希早年曾就读浙江美术学院,林风眠“融合中西”的艺术理想应给予了画家深刻的印象。正是这种创造国画的努力,使徐希的艺术在海外获得了成功。宋雨桂以山水画见长,尤其擅长画大幅山水。他的中国画作品注重传统笔墨的运用,水墨淋漓,神完气足。作品具有雄浑的气势,又画得不板不滞不僵硬。宋雨桂注重笔墨,却不拘泥于笔墨,作品中往往有出人意表的地方。正是这些出人意表之处,使宋雨桂的中国画与传统中国画拉开了距离,而有了现代艺术的品格。他擅画大幅山水,且能画花卉、人物,大小由之,面貌各异,充分显示出有着广阔前途的艺术才华。

前人有诗:“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说的是如何对待古人、对待传统,也说的是同时代艺术家在艺术探索过程中既要相互学习、又要独立发展。中国画艺术需要变革、需要创新、需要努力从传统走向现代,这已是20世纪中国艺术家的共同认识。正如黄宾虹所说的那样:“变者生,不变者淘汰。”至于如何变,应允许艺术家选择自己的方式、自己的道路,不必强求一律,要赞赏艺术家坚持自己艺术追求的态度。对于充满变革精神、大胆创新的艺术家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要使每一位艺术家都能最大限度地将自己的才华发挥出来。中国艺术的希望就在这一代一代努力变革、前赴后继的艺术家的身上。“五人画展”是这弘大的希望之光当中耀眼的一束。我们期待这5位画家未来更大的成功,我们期待更多的艺术家通过自己的选择,为推进中国艺术作出自己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